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,后一句是什么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下一句

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,后一句是什么

为山九仞,岂一日之功。

王充《论衡》--《状留篇》中的句子:

  “故夫河冰结合,非一日之寒;积土成山,非斯须之作。”

  后演变为现在的谚语:“冰冻三尺,非一日之寒;为山九仞,岂一日之功。”

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下一句

1、下一句是“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”

这句俗语完整版是:“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,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。”两句话形成对仗,强调长期积累的重要性,前半句用“冰冻三尺”比喻问题的严重性,后半句用“滴水穿石”突出坚持的力量,合起来传递“量变引起质变”的哲理。

2、出处其实有多个版本

虽然现代人常用“滴水穿石”接后半句,但原典更复杂,比如东汉王充《论衡》提到:“河冰结合,非一日之寒;积土成山,非斯须之作。”而“滴水穿石”则出自宋代《鹤林玉露》,原句是:“绳锯木断,水滴石穿。”不同版本核心思想一致——成功需要持续努力。

3、现实中的应用场景

学习:突击备考往往效果差,每天坚持背单词、刷题才是提分关键。

职场:升职加薪靠的不是临时表现,而是长期积累的经验和人脉

健康:减肥、健身突然猛练易受伤,循序渐进才能养成易瘦体质

4、警惕“反面教材”

生活中许多失败案例恰恰违背这个道理:比如网贷透支消费是“瞬间挥霍长期信用”,企业盲目扩张导致资金链断裂是“忽视风险积累”,这些都在提醒:坏习惯的破坏力也是日积月累的

5、升级版理解:时间复利效应

巴菲特用滚雪球比喻投资:“找到湿的雪和足够长的坡。”把时间当朋友,微小优势经年累月会爆发式增长,就像每天读书20分钟,一年就能读完7300分钟,远超多数人的知识储备。

:无论是成就还是隐患,都藏在日常的“三尺冰”与“一滴水”里。选对方向持续发力,比短期冲刺更重要

相关问题解答

1、“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”下一句是什么?

哈哈,这个问题我也查过!其实这句话的下一句是“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”,意思就是说,很多事情都是需要长时间积累的,不是一下子就能完成的,就像冰要冻到三尺厚,得经过很多个寒冷的日夜;水滴要穿透石头,也得日复一日地滴落。

2、这句话的出处是哪里?

我查了一下,这句话其实没有特别明确的出处,但它应该是从古代谚语演变来的,类似的表达在《汉书》里也有提到,泰山之溜穿石,单极之绠断干”,讲的就是坚持不懈的力量,所以这句话虽然简单,但道理很深啊!

3、这句话可以用在哪些场合?

我觉得这句话特别适合用在需要坚持的事情上!比如你学习一门新技能,或者减肥、健身,都可以用这句话来鼓励自己,毕竟,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,需要时间和耐心,就像我学吉他,一开始手指都磨出茧子了,但慢慢练,现在也能弹几首曲子了,哈哈!

4、这句话和“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”是不是一个意思?

对对对,这两句话的意思真的很像!都是在说,伟大的成就或者困难的事情,都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努力,只不过一个是中文谚语,一个是西方谚语,看来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,大家都明白这个道理啊!

本文来自作者[卷柯汝]投稿,不代表黄凯号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hkblog.cn/zlan/202503-237.html

(39)

文章推荐

发表回复

本站作者才能评论

评论列表(3条)

  • 卷柯汝的头像
    卷柯汝 2025年03月08日

    我是黄凯号的签约作者“卷柯汝”

  • 卷柯汝
    卷柯汝 2025年03月08日

    本文概览: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,后一句是什么为山九仞,岂一日之功。王充《论衡》--《状留篇》中的句子:  “故夫河冰结合,非一日之寒;积土成山,非斯须之作。”  后演变为现在的谚语:“冰冻...

  • 卷柯汝
    用户030805 2025年03月08日

    文章不错《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,后一句是什么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下一句》内容很有帮助